全屏 柳林县街道地图 柳林县乡镇地图 试试看!
33地图-→ 吕梁柳林县地图[切换城市]-→ 三维地图 网站简介:提供城市三维/卫星/电子地图、区县/街道/乡镇地图、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
吕梁地图 辖区: 【离石地图 | 孝义地图 | 汾阳地图 | 文水地图 | 交城地图 | 兴县地图 | 临县地图 | 柳林地图 | 石楼地图 | 岚县地图 | 方山地图 | 中阳地图 | 交口地图】 其他: 【地图下载】 【友链

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山西省行政区划地图
太原市 杏花岭区 | 小店区 | 迎泽区 | 尖草坪区 | 万柏林区 | 晋源区 | 古交市 | 阳曲县 | 清徐县 | 娄烦县
大同市 城区 | 矿区 | 南郊区 | 新荣区 | 大同县 | 天镇县 | 灵丘县 | 阳高县 | 左云县 | 广灵县 | 浑源县
阳泉市 城区 | 矿区 | 郊区 | 平定县 | 盂县
长治市 城区 | 郊区 | 潞城市 | 长治县 | 长子县 | 平顺县 | 襄垣县 | 沁源县 | 屯留县 | 黎城县 | 武乡县 | 沁县 | 壶关县
晋城市 城区 | 高平市 | 泽州县 | 陵川县 | 阳城县 | 沁水县
朔州市 朔城区 | 平鲁区 | 山阴县 | 右玉县 | 应县 | 怀仁县
晋中市 榆次区 | 介休市 | 昔阳县 | 灵石县 | 祁县 | 左权县 | 寿阳县 | 太谷县 | 和顺县 | 平遥县 | 榆社县
运城市 盐湖区 | 河津市 | 永济市 | 闻喜县 | 新绛县 | 平陆县 | 垣曲县 | 绛县 | 稷山县 | 芮城县 | 夏县 | 万荣县 | 临猗县
忻州市 忻府区 | 原平市 | 代县 | 神池县 | 五寨县 | 五台县 | 偏关县 | 宁武县 | 静乐县 | 繁峙县 | 河曲县 | 保德县 | 定襄县 | 岢岚县
临汾市 尧都区 | 侯马市 | 霍州市 | 汾西县 | 吉县 | 安泽县 | 大宁县 | 浮山县 | 古县 | 隰县 | 襄汾县 | 翼城县 | 永和县 | 乡宁县 | 曲沃县 | 洪洞县 | 蒲县
吕梁市 离石区 | 孝义市 | 汾阳市 | 文水县 | 中阳县 | 兴县 | 临县 | 方山县 | 柳林县 | 岚县 | 交口县 | 交城县 | 石楼县

柳林县地图

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

 
柳林县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西麓,东邻离

柳林县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西麓,东邻离石,西滨黄河,北接临县,南邻中阳、石楼。总面积1288平方千米。总人口30万人(2004年)。

中文名称: 柳林县
行政区类别: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
面积: 1288平方千米
人口: 30万人(2004年)

目录

基本概况
行政区划
地理气候
资源产业
主要工业
交通状况
农业作物
县域经济
设施建设
历史沿革
旅游景点
轶闻传说
  1. 青龙城的来历
  2. 杨家将的传说
  3. 柳林泉的传说
  4. 香严寺印存《大藏经》
  5. 杨家沟泉水涌流的传说
  6. 清代引河灌溉
  7. 山西最早最大淤地坝
  8. 王老婆的传说
地质地貌
  1. 地 层
  2. 太古界
  3. 古生界
  4. 中生界
  5. 新生界

基本概况

   西南部,约占10%;新生界上新统和更新统分布面积最广,占到全县面积的70%以上。

太古界

  太古界仅在东境的下白霜——王家会的大雨墚一带,呈东西向条带状零星出露于各沟谷槽部。其上被盖层不整合覆盖或与盖层呈断层接融。出露面积约14平方公里,厚2 500米。地层产状较陡,走向近东西,以向南倾斜为主,呈一单斜。属界河口群奥家滩组变质岩。
  ”辈慷偶伊敫浇饕趸旌涎一暮谠颇肝鞯母髦制矣牒谠票淞Q壹衅檠遥褂猩倭康那沉Q摇⑹⒀摇⑿背そ巧裂遥舭录姨沧槿(Ar),出露厚度约l 700米。南部下白霜附近的三川河两岸及王家会一带,岩性简单,均为混合岩化的黑云斜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属奥家滩组四段(Ar),出露厚度约800米。

古生界

  寒武系(∈) 分布于下白霜——杜家岭一带及王家会和武家沟附近,主要为白云岩,厚41.6~110米。与下伏的太古界界河口群奥家滩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本县境内缺失寒武系下统和寒武系中统徐庄组。古生界中统张夏组(∈2Z)下部为砾岩,中上部为厚层状砂质白云岩,总厚6.3米,分布于杜家岭一带,以南地区缺失,向北有变厚趋势。古生界上统(∈3)(未分)底部为砾岩,岩性以白云岩为主,厚0~20米,与下伏的片麻岩为角度不整合接触。下部为灰黄绿色薄层、“遄茨嘀拾自蒲壹斜〔恪⒅泻癫阕茨嘀拾自蒲壹爸褚蹲窗自蒲摇N浼夜狄淮逞壹兄褚蹲窗自蒲遥喜课野咨癫恪⒕藓癫阕创至W栽蒲遥实卮烤唬己每蟛阄挥胙倚跃衔榷ā
  “绿障(O) 分布于冯家山、伍家沟以西,县城以东地区,主要为下统和中统。下统主要为白云岩及燧石白云岩,厚90.5米;中统主要为角砾状白云质泥灰岩、石灰岩,厚度大于453.9米(上统缺失),与下伏寒武系为连续沉积整合接触。下统冶里组(O1y)下部为浅灰、灰白色薄层“遄聪噶;抑誓嘀拾自蒲摇⒛嘀拾自蒲壹兄褚蹲窗自蒲遥猩喜课郴一粕泻癫阕聪噶D嘀拾自蒲矣牖一坡躺自浦室逞一ゲ慵谢粕〔惚“遄茨嘀实鞍自蒲摇:44.5~54米。下统亮甲山组(O11)主要为灰白色厚层状中细粒白云岩及燧石白云岩,有时夹少量灰质、泥质白云岩。厚46~47米。中统下马家沟组(O2x)厚111.9 米。下段(O2X 1)底部为浅黄色、灰白色石英砂砾岩或石英砂岩,厚l~10米,与下伏亮甲山组接触界面起伏不平,侵蚀间断现象明显。中部为灰黄绿色白云质页岩与浅灰色薄层“遄匆晶质泥质白云岩互层,上部为灰黄色疏松土状或页状泥灰岩夹白云质泥灰岩及角砾状白云质泥灰岩。下段共厚23.3米;中段(O2x2)主要为浅灰、深灰、青灰色薄层中厚层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夹深灰色厚层状灰岩,厚47米;上段(O2x3)为深灰色厚层状含白云质灰岩夹少量致密灰岩及灰黄色泥灰岩、灰白色薄层状灰质泥质白云岩互层,厚41.6米。中统上马家沟组(O2s)厚242.8米。下段(O2s1)主要为灰黄、灰白色角砾状白云质泥灰岩,上部夹一层3.7米厚的深灰色厚层状灰岩,共厚48米;中段(O2s2)底部为深灰色厚层状白云质灰岩,下部多为深灰色厚层中厚层豹皮状白云质灰岩夹少量厚层状灰岩,中部多为深灰色中厚层白云质灰岩夹深灰色厚层状灰岩、豹皮状白云质灰岩,上部为浅灰、深灰、青灰色中厚层豹皮状白云质灰岩,本段共厚122.1米;上段(O2s3)为深灰色厚层状灰岩,含白云质灰岩与浅灰色薄层“遄春嘀驶蚧抑拾自蒲摇⒒抑拾自蒲壹盎一粕嗷已摇⒔抢窗自浦誓嗷已一ゲ悖72.7米。中统峰峰组(O2f)下段(O2f1)下部为灰黄绿色角砾状含白云质泥灰岩,中部为灰、深灰色厚层夹薄层状白云质灰岩,上部为灰黄色、黄绿色角砾状白云质泥灰岩,泥灰岩夹角砾状灰质泥质白云岩及薄层中厚层状含灰质自云岩,本段在柳林镇附近厚99.2米;上段(O2f3)为深灰、灰黑厚层状纯灰岩。由于与上覆石炭系本溪组铁铝岩或山西式铁矿接触受其侵染,常含铁质较多呈棕绿色,在柳林镇附近多与下段泥灰岩接触,所见厚度仅2~4米。
  石炭系(C) 主要出露于骆驼局、成家庄、聚财塔、杨家港、龙门垣等地的冲沟中。主要由砂岩、砂质页岩、页岩、铝土岩、灰岩、海相页岩、煤层等组成一套海陆交互地层,与下伏奥陶系中统峰峰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厚167.6米。中统本溪组(C2b)为一套铁铝岩、铝土质页岩、页岩、砂岩、灰岩及煤线组成的海陆交互沉积。下部为山西式铁矿、灰白色铝土矿、铝土质页岩,上部为灰黄色石英砂岩、灰黑色页岩、砂质页岩、煤线及3~4层灰岩。其中上三层灰岩较稳定,全县可见,而最下一层为含黄铁矿晶体的灰岩,仅在龙门塔发育。灰岩之下的石英砂岩亦在龙门塔最发育,且含较多岩屑和赤铁矿砾石。本组在龙门塔、成家庄一带厚44.4米,到青龙城变为30米。上统太原组(C3t)由灰白色石英砂岩、灰色砂质页岩、黑色页岩、四层灰岩及数层煤层组成。以海陆相沉积为主的海陆交互沉积,是主要含煤岩系之一,与下伏本溪组呈连续沉积状整合接触。本组底部为一层灰白色粗粒石英砂岩,横向变化较大,在阎家湾厚34米,为灰白色含赤铁矿小砾石的硬质石英砂岩、砂质页岩等,在龙门塔岩相变为砂质页岩或页岩,在成家庄一带较为稳定,厚3,5米;下部为黑色页岩、砂质页岩、煤层及一层海相页岩。其中三层煤是底四尺、新炭、丈八煤,为本组可采层。四尺煤和新炭在三川河以南地区为本组主要可采煤层。丈八煤发育不佳,而在三川河以北的丈八煤层却为本组主要可采煤层;上部为黑色页岩、四层灰岩夹煤层组成的以灰岩为主的岩性段。灰岩比较稳定,成家庄、冯家畔一带厚85米左右,龙门塔附近为80米,总厚70~91.4米。上统山西组(C3s)由灰白色砂岩、灰黑色砂质页岩、黑色页岩、海相页岩及煤层组成,由海陆交互相向陆相过渡的含煤沉积,与下伏地层呈连续沉积状整合接触。底部为灰白色中粗粒硬砂岩,含小砾砂石,横向变化较大,三川河以南发育较差,三川河以北的成家庄一带较发育,厚达14.5米;下部为八尺煤和四尺煤两层主要可采煤层夹一层海相灰黑色页岩及砂质页岩、细砂岩;中部为灰白色硬砂岩、灰黑色砂质页岩;上部为灰黑色页岩夹煤线。本组厚度41.6~50.7米,成家庄、冯家畔一带厚达50多米,龙门塔一带变为43.8米。
  二迭系(P) 主要分布在孟门、薛村一线以东及薛村三川河两岸的冲沟中。由砂岩、砂质页岩、页岩、泥岩及少量煤线组成陆相沉积,厚644~683.8米,与下伏石炭系为整合接触。下统下石盒子组(P1x)由灰绿、灰黄色砂岩,砂质泥岩及少量紫红色泥岩组成的陆相沉积岩系,厚78~116米,与下伏山西组呈连续沉积状整合接触。一段(P1x 1)以砂岩为主,厚33米左右。下部为灰白色中厚层状中粗粒石英砂岩夹黑色页岩薄层,中部为砂质页岩,上部为灰黄色厚层细粒硬砂岩,顶部为黄色泥岩。二段(P1x2)下部为灰绿色厚层中粒硬砂岩夹少量灰绿色砂质泥岩,中部为灰绿色粗粒硬砂岩夹灰绿砂质泥岩,上部为紫色泥岩、杂色铅土质泥岩。本段厚度变化较大,穆村一带厚82.7米,青龙城仅45米。上统上石盒子组(P2s)由黄绿、灰黄绿、紫、灰紫、兰紫色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组成的陆相沉积岩系。颜色自下而上由浅变深。厚361-3米。与下伏下石盒子组为连续沉积,整合接触。一段(P2s1)底部为黄绿色粗粒硬砂岩夹少量砾石,厚7.5米,中部为灰黄绿色砂岩、细砂岩与紫红和灰黄色泥岩互层,上部为黄绿、紫色页岩。本段于穆村一带厚95.6米,青龙城一带为84米。二段(P2s2)底部为黄绿色厚层粗粒硬砂岩夹黄绿色泥岩,中部为黄绿、紫色泥岩夹少量黄绿色砂岩,上部为黄绿、紫红色泥岩。本段砂岩均含砾石,厚度变化不大,均在80米左右。三段(P2s3)底部为黄绿色厚层粗粒砂岩夹黄绿色泥岩及厚5厘米的两层锰铁矿层。下部为黄绿色砂岩与紫红、灰紫、兰紫色泥岩互层,中部为灰紫、兰紫色泥岩夹灰白色细砂岩,上部为灰白、黄绿色砂岩夹有薄层灰紫、深灰色泥岩,顶部为砖红色泥岩。本段厚186.8米。上统石千峰组(p2sh)分布于杨家峪村一带的冲沟中,地层出露齐全,厚180~204米。由暗紫红、灰绿色含砾长石石英砂岩、暗紫红砂质页岩组成。田家岭一带泥砾岩中含脊椎动物化石。本组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包括两个小旋回。底部以灰绿、灰黄、灰紫色厚层和巨厚层以含砾粗粒长石石英砂岩、长石砂岩为主,夹有少量不稳定的泥页岩薄层或透镜体。田家岭一带厚13.1米,与下伏的上石盒子组为整合接触;下部为灰紫、灰绿色厚层中厚层粗粒、中细粒长石砂岩与紫红色砂质泥岩、泥岩互层。田家岭一带钙质砾岩透镜体厚l~1.5米,长达70~80米,且含锯齿龙类化石;中部为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灰紫色中厚层中细粒长石砂岩;上部为灰紫、灰绿色巨厚层至中厚层间薄层中粗粒、细粒长石砂岩与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互层。大凤山到郝家津一带灰绿色长石砂岩较发育,厚30米以上。所夹泥岩中含植物化石碎片;顶部以紫红、暗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

中生界

  境内中生界以三迭系(T)为主,分布于县境西南地区,以陆相沉积为主,夹有大量的粘土岩。总厚1 200米。与下伏二迭系石千峰组为整合接触。
  三迭系下统(T1) 主要分布于三川河流域的贺家坡、薛村、军渡一带的河谷中,地层发育齐全,出露良好,与下伏地层界线清晰明显。主要由紫红、灰红色长石砂岩与紫红色砂质泥岩等组成,“下粗上细”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厚480.1米。下统刘家沟组(T1I)厚386.6米左右。主要由灰紫红、灰红色薄层中厚层细粒长石砂岩夹紫红色粉砂岩和数层不稳定的砾岩透镜体组成。砂岩含磁铁矿条纹、条带。下部为灰紫红、灰紫、灰红、浅灰色薄层,中厚层班状细粒长石砂岩夹少量不稳定的暗紫色薄层砂质页岩、灰紫色“遄捶凵把摇⒗摇I喜课易虾焐⒒液焐癫悖〔阆噶3な把壹卸嗖阕虾焐“遄捶凵把摇⑸爸室逞壹盎易稀底虾焐浦世彝妇堤濉I把液盘筇跷啤⑻醮浜20米。下统和尚沟组(T1h)岩性、岩相稳定,厚93.5米。主要为紫红、砖红色砂质泥岩夹十几层灰紫、暗紫红色中薄层和中厚层细粒长石砂岩及少量粉砂岩和灰绿色泥质条带。
  三迭系中统(T2) 主要分布在县境西南部的靠近黄河的沟谷中,与下统界线清晰,呈明显的整合接触。主要由河流相、河湖相的碎屑岩和泥岩组成。下部含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上部含丰富的植物化石。中统二马营组(T2e)由灰绿、灰红色长石砂岩和紫红、灰紫色砂质泥岩、页岩组成。砂质泥岩含丰富的植物化石。境内出露厚度约400米左右。第一亚组(T2e1)厚约210米。下部为灰绿、浅灰绿色中厚层中粒长石砂岩夹厚度不稳定的紫红色含钙质结核的沙质泥岩及少量的灰绿色页岩、灰紫色粉砂岩薄层及灰绿色钙质砾岩透镜体。砂岩含磁铁矿条纹、条带。中部为黄绿、灰绿色厚层中细粒长石砂岩与紫红、灰紫红色含钙质结核的砂质泥岩和砾岩透镜体。第二、三亚组(T2e2-3)厚约250~300米。下部为灰红、灰绿色厚层中粒长石砂岩,夹紫红、灰黄红色含钙质结核砂质泥岩。上部以暗紫色、灰紫色、灰色砂质泥岩为主,夹红色中厚层中细粒长石砂岩,或成互层。石西一带含脊椎动物化石。顶部紫红、灰紫红、灰色砂质泥岩夹少量灰红、灰绿色薄层中粒长石砂岩,泥岩含钙质结核。中统铜川组(T2t)由灰绿、灰黄、灰红色长石砂岩与灰、灰绿、灰黑色砂质泥岩等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砂质页岩含丰富的植物化石。底部砂岩与下伏二马营组呈整合接触,界线清晰。境内出露厚度近300米,未见顶。一段(T2t1)以灰绿、灰黄、灰红色斑状厚层中细长石砂岩夹灰、灰绿、灰紫色砂质泥岩、页岩薄层或透镜体。长石砂岩含磁铁矿条纹、条带.底部砂岩含植物化石新芦木。二段(T2t2)由灰黄、灰红色长石砂岩与灰绿、灰紫色砂质页岩组成。砂质泥页岩含丰富的植物化石。

新生界

  全县新生界面积分布最广,主要由黄土、红土组成。另有少量的冲积砂砾层、砂层及次生黄土等。
  上第三系(N2) 境内上新统地层出露广泛,以高家沟一带分布最广,厚度也最大。(境内缺失下第三系及上第三系中新统)。上新统保德组(N12)厚79.8~115.5米。主要岩性为棕红色亚粘土或粘土夹砂砾石层,红土夹灰绿粘土层及淡水灰岩、泥灰岩层。上新统静乐组(N22)岩性主要为紫红、鲜红、褐红色粘土夹层数不等的钙质结核层。粘土较纯,粘性较大,富含铁锰质。在卫家窳厚20米,高家沟厚75.1米。在梁家会一带顶部钙质结核十分发育,厚度达40余米。
  第四系(Q) 境内第四系十分发育,一般分布在黄土塬、墚、峁及近代河流的沟谷中,地层出露齐全。与下伏第三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局部为角度不整合接触。第四系各统相互间大多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个别为角度不整合接触。下、中更新统午城——离石组(Q1-2)岩性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上部一般为棕黄、棕红色亚粘土——亚砂土,质地较松软,具垂直节理,古土壤一般5~6层,底部钙质富集,形成钙质结核或钙质结核层。下部主要为橙黄色、桔红色砂质粘土,胶结紧密坚硬,夹古土壤十几层和2~3层钙质结核。厚33.5~125米。上更新统马兰组(Q3)厚10~40米,境内分布十分广泛,十分发育,主要分布于黄土塬、墚、峁的顶面,其土即风积层(马兰黄土),厚度不大,但分布.十分广泛。岩性一般为黄、灰黄、棕黄色粉砂土和亚砂土。其结构松疏,颗粒细而均匀,质纯,具大孔隙,无层理,垂直节理十分发育。全新统(Q4)仅在黄河、三川河及一些大沟谷底部有所分布,组成河流的一级阶地及河漫滩。一级阶地高出河床5米左右,二元结构明显,上部为粉砂土,下部为砂砾石层。厚5~20米。一般为河流上游的基岩碎块,主要为砂岩、灰岩、泥岩、脉石英及少量的片麻岩砾石。河漫滩堆积多为砂、砂砾石层。河流中堆积物除黄河较厚外,一般堆积物厚度不大,有的河床局部地段基岩裸露,在堆积物较厚的地段一般也不超过10米。


 
 世界都市:
(以国际公司的“高级生产者服务业”供应,如会计、广告、金融和 法律为城市排名) )
青岛网络警察 中国互联网协会 好耶广告网络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 

110报警服务 无线互联网业自律 

同盟
为了方便下次访问,请牢记【33三维地图】网址www.33map.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Copyright©2011 中国三维地图网(www.33map.net)-33地图 蜀ICP备05005342号
All rights reserved